近日,《光明日报》与《北京日报》同步刊出两报联合调研组采写的报道,聚焦展现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专家、北京新动力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晟等科技代表人士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
李晟作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带领团队从无到有,研发数字化艺术品鉴定方法、设备,率先改写我国艺术品鉴证领域没有技术标准的历史,打破了国外机构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并不断用前沿数字技术提升艺术品鉴证精准度,推动AI技术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用科技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先后当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专家、中组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团中央强国青年科学家、团中央向上向善好青年。
在创新研究和产业实践中,李晟聚焦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紧缺技术,针对线上真实身份+意愿识别等场景,研发全卷积神经网络多尺度人脸检测等核心技术,以弯道超车的形式打破外国技术长期垄断,使我国相关领域垂直人工智能跻身世界前列。在行业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李晟主导研发了智慧数字经济园区、智慧数币等应用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服务”三大功能,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同时,李晟主持开发了包括鹦鹉AI在内的行业人工智能产教融合TAID平台,通过多模态的模型和专家路由的多模型选择方式,来构建符合本地产业需求的人工智能人才培训和场景落地的支撑体系,且能够衔接多个大模型的智能平台,助力家族企业在全国20多个城市和地区运营超过30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产业园,累计服务5000家平台企业,就业者超过200万人次,过去三年实现了202亿的营收,纳税超过8.5亿元,先后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入选中国服务业500强。